決賽入圍名單已經公佈2020 年 Loewe 基金會工藝獎,表彰當代創客的年度獎項。
從 2,920 份參賽作品中,共有 30 名全球決賽入圍者入圍這項享有聲望的獎項。每件入圍作品都展現了天才的材料實驗和創新。
決賽入圍者包括新興藝術家和各自領域中受人尊敬的領導者,來自六大洲和 18 個不同的國家。
所有參賽作品都是原創的、獨一無二的手工作品,以陶瓷、漆器和琺瑯材料與玻璃、紙張和木材的有趣融合為特色。
決賽入圍者著眼於升級再造材料,以及如何巧妙地將這些材料轉化為美麗和引起共鳴的物品。
專家小組花了兩天時間將入圍名單縮減為30件他們認為最優秀的一次性作品,代表了現代工藝的卓越、新穎、創新和藝術視野。
專家小組由 12 位來自設計、建築、新聞、評論和博物館策展界的領導者組成,其中包括去年的獲獎者 Genta Ishizuka、設計博物館前館長 Deyan Sudjic 以及建築師和設計師 Patricia Urquiola 等。
總冠軍將於 5 月 19 日在巴黎揭曉,獎金為 50,000 歐元,並獲得全球對工藝貢獻的認可。
30 件入圍作品均將於 2020 年 5 月 21 日至 7 月 12 日在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展出。
大衛·科瓦蘭(David Corvalán) 的這座地形雕塑由銅線和樹脂製成,捕捉了這一古老環境的亮度、色彩和脆弱性,是對智利阿塔卡馬沙漠工業銅礦開採濫用的聲明。
同時,由升級改造的訂書針製成的胸針也是大規模生產的體現。透過分層、圖案化和系統建構的重複行為,傑西·托爾伯特複製了大規模生產的過程,並對未知的製造者進行了反思。由此產生的珠寶使一種常見的實用材料變得不可識別。
Peter Bauhuis 著迷於組合和鑄造不同金屬的可能性,創造了一系列幾乎具有繪畫品質的容器。
在納馬·哈內曼(Naama Haneman) 的“機芯”中,黃銅和純銀被焊接在一起,所得的薄片被錘打成矛盾的形式,從而在外部可見的黃銅和其下面看不見的銀之間進行對話。
在 Sungho Cho 的這一系列精緻、通風的容器中,展示了鑄造金屬的新可能性。
將薄銀片鑄造在襯有蜂蠟的模具中並焊接在一起。蜂蠟上印有複雜的圖案,蝕刻在表面上。
2. 木頭
Darshana Raja 創作的這座大膽而充滿活力的雕塑由 mvuli 木邊角料製成,並以精確且受控的數學配置組裝而成。
筆直的木棍轉變成美麗的曲線,在 Raja 的節奏和優雅的安排下,創造出陽光般短暫的存在。
Raja 採用了日本的 shou sugi ban 方法來處理木材表面,增加了材料的深度。
同時,Kohei Ukai 的日本漆器作品的傑出例子,長度為 2m,是將一層又一層的漆倒在一塊雕刻的日本椴木上製成的。
這形成了豐富且反光的表面塗層,似乎從邊緣融化,其光澤與木材的乾燥和紋理性質形成鮮明對比。
楊高設計的這件非凡家具完全由竹子製成,營造出完全不同的效果。
高捶打並劈開竹竿的末端,創造出類似蒲公英的形狀,並精心地將每一根竹竿分層,形成一個龐大的奧斯曼式結構。
高創造了一個剛性的支撐框架,奇蹟般地用基本堅硬的材料創造出柔軟的外觀。
最後,Despo Sophoccleous 的項鍊由櫻桃木、胡桃木和白蠟木製成,每件項鍊都由多個互鎖元素組成,形成一個可移動的單元。中空的可移動空間佩戴在身上時會發出聲音。
3.陶瓷
安東尼馬許設計的這款獨特的圓柱形容器體現了煉金術的精神,並暗示了地理現象。馬什的高度實驗性過程有利於不可預測的結果,暴露陶瓷材料的地形表面可能性並創造出崇高的藍色色調。
相較之下,Bodil Manz 的這組瓷器薄如紙,幾乎透明,顯得精緻而堅固。
傑克·多爾蒂(Jack Doherty)的這件空靈而有力的作品的靈感來自於典型的儀式容器。在燒製過程中向瓷器中加入蘇打水,會產生一種電動的、海洋般的色調。作品的規模與細緻入微的表面紋理相結合,產生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光影處理。
其他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是由玻璃、石頭甚至紡織品製成的。
尋找完整的入圍名單這裡。